时间: 2025-05-01 10: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2:10
恣凶稔恶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词组成:“恣凶”和“稔恶”。
结合起来,恣凶稔恶 描述的是一个人或集体长期放纵凶暴行为,恶*深重,难以改变。
在传统文化中,恣凶稔恶** 常与正义、法律和道德相对立,强调恶行的不可容忍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如厌恶、恐惧和愤怒。它让人联想到暴力、压迫和不公,影响人们对恶行的认知和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说明某些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或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强调恶行的严重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 恣凶稔恶 融入对黑暗势力的描绘:
夜幕低垂,恣凶稔恶的影子
在街角徘徊,无人敢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黑暗、压迫场景的画面,如黑帮分子在街头横行的情景。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沉重、压抑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uthless and wicked" 或 "vicious and evil",但这些表达没有 恣凶稔恶 那么强烈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恣凶稔恶 是一个强有力的成语,用来描述极端的恶行。它在文学、法律和社会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恶行的严重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1.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
2.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3.
【稔】
(形声。从禾,念声。本义:庄稼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稔,谷熟也。 、 《国语·吴语》。注:“熟也。”-不稔于岁。 、 《后汉书·明帝纪》-岁比登稔。 、 《南史·顾宪之传》-吴兴频岁失稔。
【组词】
稔岁、 稔收、 稔泰
4.
【恶】
讨厌;憎恶。
【引证】
《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 、 《论语·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诚好恶何如。 、 清·黄宗羲《原君》-好逸恶劳。 、
【组词】
甚恶、 恶忌、 恶生、 恶不去善、 恶杀、 恶紫夺朱、 恶嫌、 恶惮、 恶识、 恶上、 这人真可恶;憎恶、 深恶痛绝;恶恶
嫉妒。
【引证】
《资治通鉴》-[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