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9:09
栗蓬(lì pé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栗子树的果实外壳,即栗子的硬壳。在日常生活中,它通常指的是栗子成熟后,外面包裹的带刺的硬壳,这个硬壳在栗子成熟时会自然裂开,露出里面的栗子。
在文学作品中,栗蓬可能被用来象征成熟或自然的循环,因为栗子成熟时,栗蓬会裂开,象征着生命的成熟和自然的规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提及栗子或相关的自然现象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植物学或农业,栗蓬可能被用来描述栗子树的特定部分。
栗蓬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栗”(栗子)和“蓬”(指植物的蓬松部分或外壳)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词汇结构常见,用来描述植物的特定部分。
在文化中,栗子象征着丰收和富足,因此栗蓬**也可能带有这样的文化寓意。在一些地区,栗子的收获季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庆祝丰收。
栗蓬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丰收景象,以及与家人或朋友一起采摘栗子的温馨场景。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季节变化的感慨。
在个人经历中,栗蓬可能与童年记忆相关,比如和家人一起去山里采摘栗子,体验自然和家庭的温暖。
在诗歌中,栗蓬可以被用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秋风起,栗蓬裂, 金黄栗子露笑脸。 丰收年,喜洋洋, 家家户户笑声传。
栗蓬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森林,金黄色的落叶,以及栗蓬裂开时的轻微声响。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增强对秋天和自然美的感受。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栗蓬的词汇,但可以描述为“chestnut burr”或“chestnut husk”,这些词汇也指栗子的外壳。
栗蓬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用,但在描述自然现象、文学创作以及文化象征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自然物体,也承载了人们对季节变化和自然美的情感联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理解和描述世界。
1.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
2.
【蓬】
(形声。从艸,逢声。本义:草名。蓬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蓬,蒿也。 、 《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蓬。 、 《礼记·内则》-桑蓬矢六。 、 《楚辞·沈江》。注:“蒿也。”-若纵火于秋蓬。 、 潘岳《西征赋》?-飘萍浮而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