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1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15:23
栗黄: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栗子成熟后的颜色,即一种深棕色或带有橙色调的棕色。在汉语中,“栗”指的是栗子,一种坚果,而“黄”通常表示黄色,但在这里指的是栗子特有的颜色。
“栗黄”这个词汇直接来源于“栗子”的颜色描述,没有复杂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直接,主要用于描述颜色。
在**文化中,栗子象征着丰收和温暖,因此“栗黄”也常与这些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秋天是栗子成熟的季节,因此“栗黄”也常与秋天的景色和氛围相关联。
“栗黄”给人一种温暖、沉稳和成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丰收的果实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栗黄”来形容我喜欢的某件衣物或家具的颜色,因为它给人一种温馨和舒适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栗黄的落叶铺满了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秋天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描述可能是“chestnut brown”或“amber”,它们在描述上与“栗黄”相似,但具体色调可能有所不同。
“栗黄”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具体和形象的色彩描述,它不仅描述了一种颜色,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1.
【栗】
(会意。甲骨文象结了果实的栗树形。本义:木名。果实也称栗,可食)。
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叫栗子,果仁味甜,可以吃。木材坚实,供建筑和制器具用;树皮可供鞣皮及染色用;叶子可喂柞蚕。
【引证】
《说文》-栗,栗木也。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公羊传·文公二年》-练主用栗。 、 《论语》-哀公同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组词】
栗主、 栗跗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