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2:05
次日:字面意思是指第二天,即今天之后的那个日子。基本含义是指紧随当前日期的下一个自然日。
“次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字面上的“次”表示顺序中的下一个,“日”即指一天。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提到“次日”表示第二天。
在**文化中,“次日”常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顺序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明天”等更为通俗的表达。
“次日”给人一种期待和新的开始的感觉。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未来的可能性,常与希望、改变或新的机遇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次日”来规划未来的活动,如安排会议或旅行。它帮助我清晰地划分时间,确保计划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次日”可以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连续性:
次日晨曦,
光影交错,
昨日已逝,
明日未至,
唯今日,
可把握。
在英语中,“次日”可以对应为“the next day”或“the following day”。在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描述和感知可能有所不同,但“次日”作为一个普遍的时间概念,在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达。
“次日”作为一个常用的时间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实用性,还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次日”等时间词汇,有助于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1.
【次】
(形声。从欠,二声。本义:临时驻扎和住宿)。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上》注-次,舍也。 、 《左传·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泰伯素服郊次。 、 《书·泰誓中》-王次于河朔。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