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4:22
末期: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某个过程、阶段或事物的最后阶段。在医学领域,它特指疾病的最后阶段,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症状和预后不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任何长期过程的结束阶段。
“末期”一词源于汉语,由“末”和“期”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末”意味着结束或最后,而“期”则指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某个过程的最后阶段。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末期”可能带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例如,在医学领域,提到“末期疾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担忧。在社会变革的讨论中,提到“末期”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新机遇的到来。
提到“末期”,我往往会联想到结束、终结和不可避免的衰退。这种联想带有一种悲伤和无奈的情感,因为它通常与不好的结局相关联。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有一位亲人被诊断出患有末期疾病,这个词对我来说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现实的意义。它提醒我珍惜时间和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末期”:
在爱的末期,我们学会了放手,
星辰黯淡,夜空不再有梦。
提到“末期”,我可能会联想到夕阳的景象,或者是悲伤的音乐,如低沉的大提琴声,这些都能唤起关于结束和终结的情感。
在英语中,“末期”可以对应为“terminal stage”或“end stage”,在医学领域尤其常用。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的“stade terminal”,德语的“Endstadium”,也有类似的表达。
通过对“末期”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色彩。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描述了物理和时间上的结束,还触及了情感和心理的深处。
1.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