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5:58
末段制导炮弹:这是一种精确制导武器,通常由火炮发射,其特点是在飞行末段(接近目标时)启动制导系统,以提高命中精度。这种炮弹结合了传统炮弹的射程和导弹的精确制导能力。
在军事专业领域,“末段制导炮弹”是一个技术术语,用于描述一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在文学或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现代军事技术或战争策略的上下文中。
同义词:精确制导炮弹、智能炮弹 反义词:非制导炮弹、常规炮弹
“末段制导炮弹”是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核心技术包括精确制导系统和先进的弹道计算。随着科技的进步,这类炮弹的制导精度和射程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现代战争和军事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末段制导炮弹代表了军事科技的前沿。它们的使用和开发反映了国家在军事技术竞争中的地位和能力。
这个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现代战争技术复杂性和精确性的思考,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和平与战争的深刻反思。
由于这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除非是在讨论军事新闻或科技发展时。
在创作中,可以将“末段制导炮弹”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精确、高效和不可避免的命运,例如在科幻小说中描述未来的战争场景。
结合军事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可以更好地理解末段制导炮弹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从而产生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这个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和理解,但其核心意义——精确制导的炮弹——是普遍适用的。
“末段制导炮弹”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它在军事科技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战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2.
【段】
(形声。从殳(shū),耑(duān)声。“殳”,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用作意符,表示与手持器械的动作有关。金文字形,会意,字形象手持物在山崖中敲棰石之形。本义:锤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椎物也…其藉以椎物之石曰碫。
【组词】
段氏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4.
【导】
(形声。从寸,道声。“寸”与“手”意思相近。本义:以手牵引,引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导,引也。 、 《素问》。注:“谓摇筋骨动支节。”-其治宜导引按轎。 、 《续汉书·百官志》。注:“择也。”-导官令本。 、 《后汉书·邓后纪》。注:“主导择米以供祭祀。”-导官。 、 《汉书·司马相如传》。郑氏曰:“导,择也。”-导一茎六穗于庖。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虞人导前,鹰犬罗后。
【组词】
导子、 导从、 导仗
5.
【炮】
“炮”假借为“砲”,大炮。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军果舁炮至。
6.
【弹】
(形声。从弓,单声。本义:用弹弓发射弹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弹,行丸也。 、 《左传》-[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组词】
弹力、 弹丸、 弹射、 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