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4:44
末旬: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一个月的最后十天。在日历上,它指的是从每个月的21号到该月的最后一天。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末旬”可能用来描述时间的流逝,或者强调某个发生在月末。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末旬”来计划或安排月末的活动,如支付账单、完成工作任务等。 专业领域**:在财务、会计等领域,“末旬”可能特指月末的结算期。
同义词:月末、月底 反义词:初旬(指每个月的前十天)
“末旬”一词源于汉语,由“末”和“旬”两个字组成。“末”表示结束或最后,“旬”在古代汉语中指十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月末通常与总结和规划新周期相关联。例如,家庭可能会在月末进行财务总结,企业可能会在月末进行业绩评估。
“末旬”可能让人联想到忙碌、总结和期待新开始的感觉。它也可能带来一种时间紧迫感,尤其是在需要完成多项任务时。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在月末的末旬检查我的财务状况,确保所有账单都已支付,并为下个月做预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末旬”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
月末的末旬,时光匆匆, 忙碌中,我们迎来新的晨曦。
视觉上,“末旬”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历上被标记的日期,或者是忙碌的办公室场景。听觉上,可能是键盘敲击声或是会议中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nd of the month”或“late month”,但“末旬”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更具体的时间范围和文化内涵。
“末旬”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时间指向性和文化背景,它在日常语言和专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精确地表达时间概念,并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
1.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2.
【旬】
(会意。从勹(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旬,徧也。十日为旬。 、 《易·丰》-虽旬玄咎。 、 《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周礼》-旬终则令正日成。 、 《仪礼·少牢礼》-筮旬有一日。 、 《礼记·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 、 《韩非子·初见秦》-围梁数旬,则梁可拔。
【组词】
兼旬、 旬期、 旬修、 旬首、 旬浃、 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