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5:37
词汇“浴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特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浴禽”字面意思是指在水或其他液体中沐浴的鸟类。它可能指的是鸟类在水中清洁羽毛的行为,或者更广泛地指鸟类与水的互动。
在文学作品中,“浴禽”可能用来描绘自然景观或鸟类的活动,营造一种宁静或生动的氛围。在口语或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鸟类行为或自然生态时。在专业领域,如鸟类学或生态学中,可能会更具体地描述鸟类的沐浴行为。
“浴禽”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鸟类的特定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仍保留其特定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吉祥、自由等。因此,“浴禽”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某种美好的品质或状态。
“浴禽”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平衡,以及鸟类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平和、愉悦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在自然保护区或公园观察到鸟类在水中沐浴,可能会使用“浴禽”这个词汇来描述这一场景,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湖面波光粼粼,一群浴禽轻舞水中,宛如自然的画卷。”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看到鸟类在水中沐浴的生动场景,听到水花溅起的声音,这些都能增强“浴禽”这一词汇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浴禽”的词汇,但会有描述鸟类沐浴行为的类似表达。
“浴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专业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1.
【浴】
(形声。从水,谷(yù)声。本义:洗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浴,洒身也。 、 《周礼·宫人》-共王之沐浴。 、 《论衡·讥月》-浴去身垢。 、 《论语·先进》-浴乎沂。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新浴者必振衣。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浴于汤池。
【组词】
沐浴、 浴淴、 淋浴、 浴桶
2.
【禽】
(象形。本义:走兽总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禽,走兽总名。 、 《白虎通》-禽者何?鸟兽之总名 、 《礼记·月令》。疏:“兽之通名也。”-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 《列子·黄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俯走,谓之禽兽。 、 《周礼·庖人》。注:“宜为羔豚、犊、麝、雉、鴈。凡鸟兽未孕曰禽。”-六禽。 、 《孟子·滕文公下》-终日而不获一禽。 、 《三国志·华陀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 汉·王充《论衡·遭虎》-虎亦诸禽之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