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8:42
危桥 的字面意思是指一座结构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可能随时倒塌或不适合通行的桥梁,通常与危险、不安全等概念相关联。
“危桥”一词由“危”和“桥”两个字组成。“危”字古汉语中意为危险、不安全,而“桥”则是指连接两岸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危桥”一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危桥”可能被视为一种挑战或考验,象征着勇气和决心。在社会背景中,危桥的存在可能引发对基础设施安全性和政府责任的讨论。
“危桥”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危险和不确定性。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人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的决策和行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通过一座看起来不安全的桥梁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对“危桥”一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将“危桥”比喻为人生中的一个艰难阶段:
人生如行路, 危桥横眼前。 一步一惊心, 终将达彼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桥下是湍急的河流,给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桥梁摇晃的声音或水流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危桥”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dangerous bridge”或“rickety bridge”,但其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危桥”一词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物理对象,还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危桥”一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 、 《史记·秦本纪》-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 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 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 、 宋·姜夔《扬州慢》-桥边红药。 、 《广东军务记》-桥边一带。
【组词】
桥阁、 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