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4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43:37
“大卸八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物体分割成八块。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拆解或破坏某物,使其无法恢复原状。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某物进行极端的破坏或分解。
“大卸八块”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对物体进行彻底拆解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理拆解,还可以用来形容抽象事物的彻底破坏。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常与暴力或极端行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破坏性行为的认知。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极端的社会变革或破坏性。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与破坏和暴力相关。联想可能包括战争、暴力场景或极端的愤怒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一个朋友因为电脑故障,将电脑大卸八块,试图自己修理。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实际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将“大卸八块”融入到描述战争或破坏的场景中:
战火燃烧,城墙大卸八块,
破碎的石块,散落一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战争破坏的画面,城墙被彻底拆解,石块散落一地。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金属或石块被拆解时的刺耳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ear something apart”或“break something into pieces”,虽然不如“大卸八块”那样形象,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破坏性含义。
“大卸八块”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强烈的破坏性含义,常用于形容极端的拆解或破坏行为。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连集体的手扶拖拉机都大卸八块,像分猪肉一样,一人一块扛走了。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连集体的手扶拖拉机都~,像分猪肉一样,一人一块扛走了。”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卸】
(会意。从卩,从止,从午。卩(jié),像人形;止,息止;午,指马。合起来表示停车解马。本义:解马卸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卸,舍车解马也。 、 《广韵》-卸,卸马去鞍。 、 杜甫《携酒高亦同过用寒字》-空烦卸马鞍。
【组词】
卸车;卸鞍
3.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4.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