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3:17
词汇“垓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垓垓”字面意思是指边际、界限,或者形容极为广大、无边无际的样子。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天地的广阔或事物的极大范围。
“垓”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边际、界限、极大的数目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垓垓”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在古代**文化中,天地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用“垓垓”来形容天地的广阔,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敬畏和赞美。
使用“垓垓”这个词汇时,往往会给人一种宏大、庄严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无边无际的宇宙或广袤的大地,带来一种深邃和宁静的情感体验。
由于“垓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学术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意境或概念。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垓垓”来营造宏大的氛围,如:
星河垓垓夜未央,
月华如练照苍茫。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星空或大地的画面,无边无际,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宏大的交响乐或自然声音,如风声、海浪声,来增强听觉上的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来描述广阔无垠的概念,如英语中的“boundless”或“infinite”。
“垓垓”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汉语的丰富性和深邃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垓】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畡。-垓,兼该八极地也。 、 《国语·周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设于无垓坫之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俶真》-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
【组词】
垓埏、 垓坫、 垓极
2.
【垓】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畡。-垓,兼该八极地也。 、 《国语·周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设于无垓坫之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俶真》-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
【组词】
垓埏、 垓坫、 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