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23: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23:13
垓心(gāi xī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战场的中心或核心位置。在古代战争中,垓心通常指的是敌军或战场的最关键、最核心的部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垓心常被用来形容故事情节的高潮部分或人物关系的中心点。例如,在描述一场激烈的战斗时,垓心可以指战斗最激烈的地方。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垓心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讨论历史战争或策略游戏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军事或战略研究中,垓心是一个专业术语,用于分析战场布局和战术部署。
同义词:核心、中枢、焦点
反义词:边缘、外围
词源:垓心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垓”字古时指边界或极限,“心”指中心。两者结合,形成了指代中心或核心的词汇。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垓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也用于描述其他类型的中心或关键点。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垓心常与战争和策略相关联,反映了古代战争文化中对战术和战略的重视。
垓心一词给人以紧张和关键的情感联想,常与决定性的时刻或关键的转折点相关联。
在讨论历史战役或观看战争电影时,我常常会使用垓心一词来描述战斗的最关键部分。
在诗歌中,可以将垓心比喻为情感的高潮或生活的转折点:
在爱的垓心,我们相遇, 情感的风暴在此汇聚。
想象一场古代战争的画面,战鼓隆隆,士兵们在垓心处激烈交锋,这种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eart”或“core”,但它们没有垓心在汉语中的特定军事和文化含义。
垓心作为一个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不仅在军事领域有其独特的意义,也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展现了其灵活性和深度。了解和使用垓心,可以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加描述复杂情境的能力。
1.
【垓】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畡。-垓,兼该八极地也。 、 《国语·周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设于无垓坫之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俶真》-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
【组词】
垓埏、 垓坫、 垓极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