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1: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1:00:24
词汇“分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分祃”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分祃”的字面意思是分开、分散。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描述军队或人群的分散、解散。
“分祃”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军事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在古代社会,军事活动频繁,因此与军事相关的词汇较为丰富。“分祃”作为描述军队解散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军事活动的重视。
“分祃”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战场的景象和士兵们的归家情景。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此很难有具体的个人应用经历。
在创作中,可以将“分祃”用于描述古代战争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例如:“战鼓声渐渐远去,士兵们分祃归乡,留下一片寂静的战场。”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分祃”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人群或军队的分散。
“分祃”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和军事活动。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磔】
古代祭祀时分裂牲畜肢体。
【引证】
《说文》。从桀,石声。刳鸡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故从桀-磔,辜也。 、 《广雅》-磔,张也。 、 《礼记·月令》。注:“攘也。”-旁磔。 、 《尔雅》。李注:“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祭风曰磔。 、 《礼记·月令》。孙希旦集解:“磔,磔裂牲体也。”-[季春之月]九门磔攘。
汉字书法之一,右下方的捺笔。
【引证】
《阅微草堂笔记》-刮视字棱,相其波磔,似是八分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