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29
词汇“五席”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五席”这一词汇的分析:
“五席”字面意思是指五个席位或座位。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它可能指的是五个重要的位置或职位。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可能性较低。在古代**,可能指的是五个重要的官职或座位,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如果硬要构造一个例句,可以是:“在古代朝廷中,五席代表着五个最高权力的职位。”
同义词:五位、五职 反义词:无(因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反义词不适用)
“五席”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的官职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已经不再使用,因此其历史演变不详。
在古代**,官职体系中可能存在“五席”这样的概念,代表着五个重要的职位或座位。但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低。
在创作中,可以将“五席”用于描述古代场景,如:“在那个古老的宫殿中,五席上坐着五位权倾朝野的大臣。”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不太可能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由于“五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五席”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有限。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变迁,但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中,它的价值不大。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席】
(“蓆”的古字。会意。从巾,庶省声。天子诸侯的席有刺绣镶边,故从巾。席用来待广大宾客,故从“庶”省。本义:供坐卧铺垫的用具。后又曾写作“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从巾。-席,藉也。礼天子诸侯席有黼绣纯饰。 、 《周礼·司几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谓之筵。重在上者,即谓之席。”-设莞筵纷纯,加缫,席画纯。 、 《礼记·祭统》注-设之曰筵,坐之曰席。 、 《诗·邶风·柏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结发同枕席。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觉时之枕席。 、 清·方苞《狱中杂记》-席地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席地倚墙。
【组词】
席包、 席具、 席户、 席号、 席荐
座位;席位。
【引证】
《孔子家语》-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次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变色离席。(大惊失色离开座位)。
【组词】
席舍、 席尊、 上席;下席;硬席;专席;来宾席;被告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