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5:03
词汇“五府”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或者是某些特定文化或背景下的概念。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
“五府”字面意思是指五个府,其中“府”在古代**是指一种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省或直辖市。因此,“五府”可能指的是五个这样的行政区域。
在文学作品中,“五府”可能被用来指代某个历史时期的五个重要行政区域,或者在神话传说中,指代五个神秘的地方。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话题时。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可能会在讨论古代行政区划时提及“五府”。
同义词:五州、五郡(都是指五个行政区域)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词汇特定于古代行政区划,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五府”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的行政区划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化研究中仍然被提及。
在的历史文化中,“五府”可能与特定的历史或人物有关,例如在某些朝代中,五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可能被称为“五府”。
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来说,“五府”可能唤起对古代**行政体系的好奇和兴趣。对于一般读者,这个词汇可能不太熟悉,因此可能没有强烈的情感反应。
由于“五府”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五府”作为一个神秘的地点,出现在幻想小说或历史小说中,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由于“五府”与古代行政区划有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地图、城墙和宫殿等视觉元素,以及古代乐器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五府”的词汇,但类似的行政区划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五府”作为一个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行政体系和文化背景。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