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53
抽芽: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植物从休眠状态中苏醒,开始生长新的嫩芽。在生物学上,抽芽通常指的是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适宜时,从茎、枝或根上长出新的芽。
“抽芽”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抽”字有拉出、拔出的意思,“芽”指植物的新生部分。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传统文化中,抽芽常常与春天的到来和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抽芽象征着新的开始和丰收的希望。在农业社会中,抽芽的观察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至关重要。
抽芽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它象征着生命力的复苏和自然界的循环。这种景象常常激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抽芽可能与种植花草的经历相关。例如,亲手种植的植物开始抽芽,会给人带来成就感和喜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轻拂,抽芽的柳枝轻摇,如同少女的秀发,在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抽芽的景象常常与温暖的春风、鸟儿的歌唱以及清晨的露水联系在一起,这些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共同构成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画面。
在英语中,“budding”或“sprouting”可以对应“抽芽”的概念。不同文化中,对于植物生长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通过对“抽芽”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自然现象和表达生命循环中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然界的美妙变化。
1.
【抽】
(形声。从手,由声。本义:拔出,抽出)。
拔出,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
【引证】
《广雅》-抽,拔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每射,抽矢菆。 、 《庄子·天地》。李注:“引也。”-挈水若抽。 、 《诗·郑风·清人》-左旋右抽。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组词】
抽简禄马、 抽匣、 抽毫、 抽宝剑;抽刀
2.
【芽】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芽,萌芽也。 、 《广雅·释草》-芽,孽也。 、 韩愈《苦寒诗》-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 、 宋·沈括《梦溪笔谈》-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 、 、 、 宋·苏轼《惠崇-蒌蒿满地芦芽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