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45
军垒:字面意思是指军事防御工事,通常指用于防御的坚固建筑物或设施,如堡垒、要塞等。基本含义是指在军事上用于抵御敌人攻击的坚固防御结构。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军垒常常象征着坚固、不可侵犯的力量,或者代表着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抗争精神。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军垒可能被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组织的强大防御能力,或者指代难以攻克的难题。 专业领域:在军事学和建筑学中,军垒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具体的防御工事,如城墙、堡垒等。
同义词:堡垒、要塞、城墙、防御工事 反义词:和平、开放、脆弱、无防御
词源:军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军事上的防御设施。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垒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具体的防御工事,还比喻性地指代坚固的防御能力或难以攻克的难题。
文化意义:在许多文化中,军垒象征着保护和安全,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社会影响:军垒的存在往往与战争和冲突相关,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暴力和防御需求。
情感反应:军垒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安全、保护,也可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抗争精神。 联想:军垒可能让人想到古代的城堡、城墙,或者现代的军事基地。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某座古老的军垒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人类的智慧。
诗歌:
在时间的河流中,军垒屹立不倒,
见证了无数次的日出和日落。
它是历史的守护者,
是人类抗争精神的象征。
视觉联想:军垒可能让人想到坚固的石墙、高耸的塔楼,或者广阔的军事基地。 听觉联想:军垒可能让人想到战鼓声、号角声,或者士兵的脚步声。
不同语言:在英语中,军垒可以对应为 "fortress" 或 "fort"。 使用情况:不同文化中,军垒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防御和保护的概念。
理解:军垒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不仅指具体的防御工事,还象征着坚固、保护和抗争精神。 重要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军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坚固的防御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