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7:39
词汇“军城”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如下:
“军城”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市或城堡。它通常指的是在古代或中世纪为了军事目的而建立的坚固城池,具有防御工事和军事设施,用于保护军队和居民免受敌人的攻击。
“军城”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军”指的是军队或军事,“城”指的是城市或城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类型城市的术语。
在古代社会,军城是权力和防御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军事化程度和战争频发的现实。它们不仅是军事设施,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提到“军城”,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坚固的城墙、高耸的塔楼和紧张的战斗场景。这种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庄严和历史的沉重感。
在参观历史遗址时,我曾亲眼见到一座军城的遗迹,那坚固的石墙和深邃的护城河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军城的石墙,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想象一座军城,可能会联想到古老的城墙、飘扬的旗帜和战鼓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构成了军城的形象。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军事防御城市也有不同的称呼,如英语中的“fortress”或“citadel”,它们都指代类似的军事建筑。
“军城”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古代城市的军事功能和其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1.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