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23: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3:03:19
心神恍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和神都处于恍惚状态。基本含义是指人的精神状态不稳定,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因为忧虑、疲劳、震惊或其他情绪波动而导致的精神恍惚。
在文学作品中,心神恍惚 常用来形容人物因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或外部**的影响而表现出的一种精神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某些原因而显得心不在焉。在心理学或医学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一种精神状态,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同义词:心不在焉、神不守舍、精神恍惚 反义词:心神专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心神恍惚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心神”指的是人的精神和意识,“恍惚”则表示模糊不清或不稳定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心神恍惚可能与中医理论中的“心神不宁”相关,认为这是身体或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常被用来描述因压力、焦虑或生活变故而导致的精神状态。
心神恍惚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不安和忧虑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无助和迷茫。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同情和理解。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因为工作压力或个人问题而导致心神恍惚的时刻,这时候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调整心态,恢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心神恍惚”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如:“夜深人静,心神恍惚,星光点点,思绪万千。”
视觉上,心神恍惚可能让人联想到模糊的画面或失焦的镜头;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断断续续的声音或遥远的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bsent-minded”或“distracted”,虽然这些词汇没有完全对应心神恍惚的深度和情感色彩,但它们都描述了一种精神不集中的状态。
心神恍惚 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精神状态,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自虚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扪撄。
彩云胡思乱想了一回,觉得~,四肢软胎胎提不起来。
1.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2.
【神】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引证】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 《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以祀天神。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组词】
神司、 神会、 神祗、 神浒、 神馆、 神歌
3.
【恍】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怳,狂之貌。 、 《广雅·释诂四》-怳,狂也。 、 《楚辞·少司命》-临风怳兮浩歌。
【组词】
恍恍
4. 【惚】 ——见“恍惚”(huǎngh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