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03:21
词汇“徇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徇”有顺从、遵从的意思,“节”可以指节气、节日或节操。因此,“徇节”可以理解为遵从节令或节操。
“徇节”的基本含义是遵循节令或遵守节操。在古代文学中,它可能指的是按照自然节令行事,或者在道德上坚守节操。
“徇节”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传统文化中,遵循节令和坚守节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徇节”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规律和道德原则的尊重。
“徇节”这个词汇可能给人以正直、坚定和传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墨客或忠诚的臣子。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个人生活中可能较少遇到直接使用“徇节”的情况,但如果在一个强调传统和道德的环境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传统节日的诗歌时,可以使用“徇节”来表达对传统*俗的尊重和遵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农夫按照节气耕作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风音乐,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徇节”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比如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
“徇节”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和道德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提醒我们尊重传统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徇】
(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侚,疾也。从人,旬声,字亦误作徇。 、 《史记·五帝纪》。集解:“疾也,失之。”-黄帝幼而徇齐。 、 《墨子》-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
【组词】
徇通、 徇智、 徇齐
巡行。
【引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 、 《史记·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
【组词】
徇铺、 徇察
2.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