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8:06
词汇“徇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徇物”进行分析:
“徇物”的字面意思是指追求物质利益或满足物质欲望。其中,“徇”有追求、顺从的意思,“物”指物质或物品。
在古代文学中,“徇物”可能出现在讨论道德、修养或人生哲学的语境中,用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修养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出现在哲学、伦理学或批判现代消费主义的文章中。
“徇物”可能源自古代对物质与精神关系的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化和学术领域仍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因此,“徇物”在传统文化中往往带有负面色彩。
提到“徇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贪婪、短视和精神空虚,它提醒人们要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修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过分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家庭、友情和健康,这时“徇物”这个词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徇物”来表达对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的批判,如:“在徇物的世界里,我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充满奢侈品和广告的城市街景,背景音乐可能是快节奏的现代音乐,以此来强化“徇物”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aterialism”(物质主义),它也指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生活方式。
“徇物”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世界的丰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和社会现象。
1.
【徇】
(形声。从彳(chì),旬声。“彳”与行有关。本义:迅速,敏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侚,疾也。从人,旬声,字亦误作徇。 、 《史记·五帝纪》。集解:“疾也,失之。”-黄帝幼而徇齐。 、 《墨子》-年逾五十则聪明思虑徇通矣。
【组词】
徇通、 徇智、 徇齐
巡行。
【引证】
《书·泰誓中》-王乃徇师而誓。 、 《史记·陈涉世家》-将兵徇蕲以东。
【组词】
徇铺、 徇察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