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6:28
词汇“文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文褓”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文绉绉的方式包裹或保护。在古代,它可能指的是用文雅的方式来保护或培养某人,尤其是指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
由于“文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与教育、文化传承有关。
由于“文褓”不常用,以下例句可能较为牵强:
同义词:教养、熏陶、培养 反义词:放任、疏忽、忽视
“文褓”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对儿童教育的重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其他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文褓”可能与那种重视文化和教育的传统有关。
“文褓”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温和、细腻的教育方式,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由于“文褓”不常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情境。
在诗歌中,可以将“文褓”用作比喻,来形容一种细腻的文化传承或教育方式。
由于“文褓”不常用,很难找到具体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可能存在于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中。
“文褓”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其意义和用法相对有限。在学*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褓】
(形声。从衣,保声。本义:婴儿的被子) 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引证】
《说文》-緥,小儿衣也。 、 《诗·小雅·斯干》传-裼,褓也。 、 刘绩《征夫》-但视褓中儿。
【组词】
褓乳、 褓中儿、 褓衣、 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