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1:51
词汇“渴尘万斛”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渴尘万斛”字面意思是渴望尘土达到万斛之多,形容极度渴望或追求某种东西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这里的“渴”表示渴望,“尘”代表微不足道的东西,“万斛”是古代的容量单位,表示极大的数量。
“渴尘万斛”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文人对某种极端情感的夸张表达演变而来。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它被用来强调某种情感的强烈程度。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知识和道德修养被视为高尚的行为。因此,“渴尘万斛”这个成语在描述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时,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渴望和追求,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理想和目标不懈努力的人。这种情感反应可能会影响我在表达对某事物的强烈渴望时的用词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教学的渴尘万斛让我印象深刻。他不仅在课堂上倾囊相授,还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辅导学生,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渴尘万斛求知路,夜以继日书卷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书堆中埋头苦读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专注和渴望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nger for knowledge”或“thirst for power”,但这些表达没有“渴尘万斛”这样的夸张和文学色彩。
“渴尘万斛”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强烈的渴望,还带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三入寺,曦未来,辘轳无人井百尺,渴心归去生尘埃。
一日三秋,言思暮之甚切;~,言想望之久殷。
1.
【渴】
(形声。从水,曷声。本义:水干 )。
口渴。
【引证】
《广韵》-渴,饥渴。 、 《诗·王风·言子于役》-苟无饥渴。 、 《诗·小雅·采薇》-载饥载渴。 、 宋·苏轼《浣溪沙》-日高人渴漫思茶。
【组词】
好渴;当你渴的时候到罐子那里去喝水
2.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3.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4.
【斛】
(形声。从斗,角声。本义: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多用于粮食。
【引证】
《仪礼》-十斗曰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