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37:54
“仓皇退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慌乱中匆忙撤退或逃避。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在面对危险、压力或不利情况时,个体或团体表现出的一种急促、无序的撤退行为。
“仓皇”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原指慌乱、匆忙的样子。“退遁”则指撤退、逃避。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慌乱撤退的成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仓皇退遁”常常带有负面色彩,因为它暗示了失败和无能。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危机面前表现不佳的个人或团体。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不安,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无序和失控的情境。在表达中,它可以帮助强调某种危机或失败的严重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观看历史纪录片时听到这个词汇,描述古代战争中的败退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敌影憧憧,勇士们仓皇退遁,星光见证了他们的无奈。”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群人在黑暗中匆忙撤退的画面,听觉上则是急促的脚步声和混乱的呼喊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ee in panic”或“retreat in disord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慌乱撤退的含义是相似的。
“仓皇退遁”这个词汇在描述紧急撤退的情境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动作本身,还传达了情感和心理状态。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我的表达能力,使我的描述更加生动和具体。
1.
【仓】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 汉·贾谊《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 、 《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藏帝藉之收于神仓。
【组词】
谷仓、 仓廒、 仓敖
2.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3.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
4.
【遁】
(形声。从辵(chuò),盾声。本义:逃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遁,迁也。 、 《广雅·释诂三》-遁,避也。 、 《后汉书·杜林传》注-遁,犹回避也。 、 《国语·周语》-阳遁而不能蒸。 、 《汉书·隽疏干薛平传赞》-平当逡遁有耻。
【组词】
遁隐、 遁天、 遁命、 遁俗、 遁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