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4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40:20
“仓皇出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慌乱、匆忙中逃离某个地方。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某人在面临危险、压力或尴尬情况时,急忙逃离的情景。
“仓皇”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指仓促、匆忙的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仓皇出逃”成为固定搭配,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行为。
在文化中,“仓皇出逃”常常与战争、灾难等负面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紧急情况的恐惧和不安。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紧张、慌乱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混乱、危险和不确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如火灾、地震等,人们可能会仓皇出逃,这种经历会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在诗歌中,可以将“仓皇出逃”融入描述自然灾害的场景,如:
狂风骤雨中,
人们仓皇出逃,
寻找一片安宁的天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混乱中逃离的场景,背景是浓烟和火光。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尖叫声、警报声和急促的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ee in panic”或“scurry away in hast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紧张和匆忙的情感是相似的。
“仓皇出逃”这个词汇在描述紧急逃离的情景时非常生动和形象,它不仅反映了人们在危机中的本能反应,也揭示了人类对安全和稳定的渴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描述更加生动和具体。
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1.
【仓】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盖儿,中间象一扇门,下面是进出的口儿,合起来表示仓库这个概念。本义:粮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仓,谷藏也,仓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 汉·贾谊《论积贮疏》-仓廪实而知礼节。 、 《礼记·月令》。注:“藏祭祀之谷为神仓。”-藏帝藉之收于神仓。
【组词】
谷仓、 仓廒、 仓敖
2.
【皇】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 、 《书·帝命》-騐皇者,煌煌也。
3.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4.
【逃】
(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逃,亡也。 、 《庄子·外物》-许由逃之。 、 《韩非子·喻老》-恒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 《韩非子·内储说上》-处于逃。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逃未及远。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脱身以逃。
【组词】
逃闪、 逃越、 逃生子、 逃犯、 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