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8:28
政治权利是指个人或集体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自由、结社自由等。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政治权利一词源于拉丁语“ius politicum”,随着民主制度的发展,其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更广泛的公民参与和表达自由。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政治权利的重视程度和实现方式各异。例如,在一些国家,政治权利被视为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而在另一些国家,这些权利可能受到限制。
政治权利往往与自由、正义、平等这些积极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它激发人们对更好社会的向往和对不公正的反抗。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权利体现在参与社区决策、投票选举代表等行为中。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使这些权利来影响社会和政治进程。
在诗歌中,政治权利可以被描绘为“自由的翅膀”,在故事中,它可以是主角争取的目标,象征着对压迫的反抗。
政治权利可能让人联想到选举日的投票站、**中的旗帜和标语,或是抗议活动中的人群和呼声。
在不同文化中,政治权利的表达和重视程度不同。例如,西方国家普遍强调个人政治权利,而一些东方国家可能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稳定。
政治权利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参与政治的机会。理解和行使这些权利对于维护民主和促进社会公正至关重要。在个人层面,政治权利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能力去影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
1.
【政】
(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统治者靠皮鞭来推行其政治。“正”是光明正大。本义:匡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政,正也。 、 《论语·有政》马注-政者,有所改更匡正。 、 《墨子·天志上》-必从上之政下。 、 清·秋瑾《致琴文书》-俚句戏呈伯母大人粲政。
【组词】
正己
2.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3.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4.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