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9:55
排患解纷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排除隐患,解决纷争。它强调的是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来消除潜在的问题和冲突,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排患解纷 常用来描述主人公或领导者通过智慧和勇气解决复杂问题的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法律、政治或社会学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排患解纷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排”(排除)、“患”(隐患)、“解”(解决)、“纷”(纷争)四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概念和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解决问题和冲突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排患解纷** 体现了这一理念。在社会管理、家庭关系、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这个成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强调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
排患解纷 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智慧、勇气和责任感。它鼓励人们面对问题时,不是逃避或加剧,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促进和谐与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排患解纷 的理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比如在家庭中解决矛盾,在工作中协调团队冲突,或在社区中推动和谐发展。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排患解纷,人心归一。
排患解纷 可以联想到和谐的画面,如平静的湖面、和谐的家庭聚会等。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平和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和谐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esolve disputes" 或 "mediate conflict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解决分歧和冲突。
排患解纷 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理念,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方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促进社会和谐。
所谓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解纷而无取也!
其善用权谲,为人~率类此。
1. 【排】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
3.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4.
【纷】
(形声。从糸(mì),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纷,马尾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