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7:55
客人:指到访他人家庭、场所或接受服务的人,通常是受到欢迎和款待的对象。
客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客居之人”,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任何到访的人。在古代,客人还可能指旅途中的人,寻求住宿和食物。
在**文化中,客人受到极高的尊重和礼遇,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说法。在西方文化中,客人同样受到欢迎,但更强调个人隐私和自由。
客人一词常带有一种温馨和友好的情感,联想到家庭聚会、节日庆典等欢乐场合。
我记得有一次家里举办生日派对,所有的客人都带来了礼物和祝福,那是一个充满欢笑和爱的夜晚。
在诗歌中,可以将“客人”比喻为时间的旅者,悄悄地来,悄悄地去,留下回忆的痕迹。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客人轻轻敲门,主人热情地开门迎接,背景音乐是温馨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
在英语中,“guest”与“客人”相对应,但在某些文化中,如日本,客人(お客様)一词更加强调尊重和服务。
客人一词在语言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语言交流中的一个词汇,更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学*“客人”这一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客】
(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客,寄也。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 徐光启《甘薯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 白居易《雨夜有念》-吾兄寄宿州,吾弟客东川。
【组词】
客边、 客纲客纪、 客寄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