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59
“浩漫”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浩”和“漫”两个字组成。其中,“浩”通常指广大、浩瀚,如“浩瀚的海洋”;“漫”则有广泛、无边际的含义,如“漫步”。结合起来,“浩漫”形容的是一种广阔无垠、深远无边的状态或感觉,常用来形容水域、空间或时间的广大。
在文学作品中,“浩漫”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阔,如“浩漫的星空”、“浩漫的海洋”。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描述宏大场景时,仍能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天文学中,“浩漫”可以用来描述宇宙或地球上某些广阔的自然现象。
“浩漫”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两个形容广大、无边的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就有“浩漫”一词,用以形容自然的壮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广大场景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浩漫”常与自然景观的壮美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深远,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浩漫”一词给人以宏大、深远的情感联想,常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无限、海洋的深邃或历史的漫长。这种联想往往能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生命的深思。
在个人的旅行经历中,站在海边或山顶,面对浩漫的自然景观时,这个词常能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浩漫的星河下,我寻找着生命的意义,每一颗星星都是过往的记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浩漫的星空或海洋,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宏大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增强“浩漫”的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vast”或“boundless”,它们也能传达出类似的广阔无边的意境。
“浩漫”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学意味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自然景观的壮阔,还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宇宙和历史的深层次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浩】
(形声。从水,告声。本义:水势浩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浇者,许以声训。”-浩,浇也。从水,告声。虞书曰:“洪水浩浩。 、 《字林》-浩,遶也,水大也。 、 《广雅》-浩,浩流也。 、 《楚辞·怀沙》-浩浩沅湘。 、 《淮南子·俶真》-浩浩瀚瀚。 、 《淮南子·地形》-曰浩泽。
【组词】
浩波、 浩汗、 浩洋
2.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