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2:26
词汇“巧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巧”通常指巧妙、灵巧,而“籍”则常指书籍、籍贯等。将两者结合,“巧籍”可能指的是某种巧妙的方法或记录,或者是指某种巧妙的书籍或文献。
由于“巧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巧”和“籍”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于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巧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传统智慧或文化遗产,强调其独特性和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种巧妙方法或文献的情况,可以使用“巧籍”来表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巧籍藏智慧,
古卷蕴玄机。
一字一世界,
一页一乾坤。
由于“巧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不太明确。
“巧籍”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了智慧、创新和实用的意义,可以在特定语境中用来形容某种巧妙的方法或文献。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巧】
(形声。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巧,技也。 、 《墨子·贵义》-利于人,谓之巧。 、 《庄子·天道》-刻雕众形,而不为巧。 、 马融《长笛赋》-工人巧士。 、 明·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组词】
巧思、 巧工、 巧任、 精巧;工巧、 巧夺天孙、 巧舌、 巧便、 小巧、 手巧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