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0:14
“朝打暮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上打骂,晚上又骂。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持续不断地责骂或惩罚,没有间断。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一个严厉或不讲理的人物形象,如家长、老师或上司。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形容某人对待他人的苛刻态度。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见,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朝打暮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朝”和“暮”两个时间词与“打”和“骂”两个动作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一种极端的责骂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因此“朝打暮骂”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不妥。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也被认为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负面情感,如压抑、恐惧和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严厉的父母、苛刻的老师或不讲理的上司。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在学校或工作中遇到过严厉的批评或责骂,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和挫败。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朝打暮骂声声怨,心中苦楚谁人知。”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在不断被责骂的场景,如家长在训斥孩子,老师在批评学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连续不断的责骂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持续不断地责骂”在各种语言中都有。
“朝打暮骂”这个成语在描述持续不断的责骂行为时非常形象和生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1.
【朝】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下为“莽”字,中间为“日”,“月”。表明太阳已从草丛升起,月亮还未落,是早晨。本义:指日出到早餐时,泛指早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朝,旦也。 、 《尔雅·释诂》-朝,早也。 、 《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 、 《礼记·祭义》。注:“朝,日出时也。”-周人祭日以朝及誾。 、 《诗·商颂·那》-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 《水经注·江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乐府诗集·长歌行》-朝露待日晞。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轻尘。 、 唐·杜牧《阿房宫赋》-朝歌夜弦。(弦:弹琴。)
【组词】
朝雉徒歌、 朝趁暮食、 朝上;朝夕乌、 朝夕相处、 朝日、 朝旦;朝不及夕、 朝升暮合、 朝成暮遍、 朝成暮毁、 朝夷暮跖、 朝欢暮乐、 朝市
2.
【打】
量词,指十二个
【组词】
一打火柴、 一打鸡蛋、 一打铅笔
3.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4.
【骂】
(形声。从吅&X({xuān}),马声。吅,喧闹声。本义:用粗语或恶意的话侮辱人)。
同本义。
【引证】
《世说新语·方正》-对子骂父。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群怪聚骂。 、 《史记·魏公子列传》-窃骂侯生。
【组词】
斥骂、 咒骂、 笑骂、 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