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7:03
“星驰电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星星飞驰,电光发射。基本含义形容速度极快,如同星辰飞驰、电光闪烁一般。
在文学作品中,“星驰电发”常用来形容人物行动迅速,如武侠小说中的高手轻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速度极快的场景时,人们可能会使用类似的比喻表达。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中描述粒子或光的速度时,可能会使用类似的比喻。
同义词:风驰电掣、迅雷不及掩耳、疾如闪电 反义词:慢条斯理、拖泥带水、缓步徐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形象和语境的不同,如“风驰电掣”更强调速度和力量,而“迅雷不及掩耳”则强调速度之快以至于来不及反应。
“星驰电发”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比喻发展而来。在古代文学中,类似的比喻表达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表达逐渐固定为成语。
在**文化中,速度和效率一直是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星驰电发”这样的成语在强调速度和效率的语境中尤为适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科技和信息传播的速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动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快速、高效和力量。在表达中,它能够增强语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时使用过“星驰电发”来形容球员的快速反应和动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空中,星辰星驰电发,穿越无尽的宇宙深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夜空中流星划过的画面,或是赛车在赛道上飞驰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雷声或是赛车引擎的轰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bolt of lightning”或“at the speed of light”,都强调速度之快。
“星驰电发”这个成语在描述速度和效率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文化中对速度和效率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提升表达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南北朝时期,叛乱首领元伯生在边关作乱,魏孝武帝决定派京畿大都督匹娄昭去平叛。匹娄昭要求派5000精兵,而段永认为这些人是乌合之众,对付他们的办法是星驰电发般的速度。他带领500精兵在叛军不设防的情况下一举全歼灭
清·李调元《尾蔗丛谈·复社事实》:“或号行舟太保,传檄则~,宴会则酒池肉林。”
1.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
2.
【驰】
(形声。从马,也声。本义:车马疾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驰,大驱也。 、 《诗·唐风·山有枢》-弗驰弗驱。 、 《左传·宣公十二年》-车驰卒奔。 、 《孟子·滕文公上》-好驰马试剑。 、 《左传·昭公十七年》-啬夫驰。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
【电】
(形声。从雨,申声。本义:闪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电,阴阳激耀也。 、 《五经通义》-电,电光也。 、 《谷梁传·隐公九年》。疏:“霆者,霹雳之别名。有霆必有电,故传云:‘电,霆也。’按,霆,电实同一词,后来歧为二义:其声曰霆,其光曰电。”-三月癸酉,大雨震电。震,雷也,电,霆也。
【组词】
电火
4.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