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1:58
师道: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教师的道德”或“教学的原则”。它源自**传统文化,强调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以此来教育和影响学生。
“师道”一词源自**古代,最早见于《礼记·学记》,强调教师的道德和教育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丰富,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
在**传统文化中,“师道”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的楷模。在现代社会,尽管教育方式和理念有所变化,但“师道”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提到“师道”,我联想到的是那些无私奉献、用心教育的教师形象。这个词带有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情感,让人想起那些在教育道路上默默付出的老师们。
在我的学*生涯中,我遇到过几位坚守师道的好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深远。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我如何做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师道”:
师道如灯,照亮学子前行的路,
师德如水,滋润心田的每一寸土。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教师在讲台上认真授课,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背景音乐可以是古典的,如古筝或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dagogy”(教育学)或“teaching ethics”(教学伦理),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责任。
“师道”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教育概念,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道德追求。在学*和生活中,我始终尊重和感激那些坚守师道的老师们,他们的影响将伴随我一生。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