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9:19
救援:指在紧急情况下,对处于危险或困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救助和帮助,以减轻或消除其面临的危险或困难。
救援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可能指军事上的援助,后来逐渐扩展到各种紧急救助行为。在现代汉语中,救援已经成为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涵盖了从个人救助到***灾难救援的各个方面。
在许多文化中,救援行为被视为高尚和英勇的,如美国的“911”救援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赞誉。在**,救援队伍如消防队员和医疗救护人员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敬仰。
救援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紧迫和希望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勇敢、无私和生命的奇迹。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救援行为能够激发人们的希望和信心。
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亲眼目睹了救援队伍的英勇行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灾区进行救援,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在黑暗的废墟下, 希望的光芒微弱闪烁, 救援的手,温暖而坚定, 将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视觉:救援场景常常让人联想到穿着制服的救援人员、救援车辆和紧急医疗设备。 听觉:救援现场可能伴随着警笛声、呼救声和指挥官的指令声。
在英语中,“rescue”与“救援”相对应,但在不同文化中,救援的具体实践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社区互助和家庭支持在救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救援是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紧急情况下的救助行为,也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勇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救援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达紧急救助的重要性和价值。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援】
(形声。从手,爰(yuán)声。本义:拉,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援,引也。 、 《诗·大雅·皇矣》-无然畔援。 、 《礼记·缁衣》-不援其所不及。 、 《礼记·中庸》-不援上。 、 《豆棚闲话》-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手援非正。 、 《左传》-右抚剑,左援带,命驱之出。
【组词】
援及、 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