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06
词汇“散句”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术语,它可能指的是一种写作风格或文体,其中句子结构较为松散,不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或逻辑顺序。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散句”可能指的是一种文学作品中的句子,这些句子在结构上较为自由,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法规则,可能包含跳跃性的思维或非线性的叙述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散句”可能出现在意识流小说、诗歌或某些现代派作品中,用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或复杂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这种风格可能体现在即兴演讲或非正式对话中,句子之间可能缺乏明确的逻辑连接。
由于“散句”不是一个标准术语,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文学批评中创造的一个词汇,用以描述一种特定的写作风格。
在现代文学中,“散句”可能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读者的参与。
“散句”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由、无拘无束的表达方式,也可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混乱或无序的美。
在个人写作中,使用“散句”可以帮助表达复杂的情感或创造独特的文学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散句”来打破传统的韵律和节奏,创造出新颖的表达方式。
“散句”可能让人联想到抽象画中的色彩斑点或爵士乐中的即兴演奏。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散句”的词汇,但类似的写作风格可能存在于各种文学传统中。
“散句”作为一个描述特定写作风格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文学研究和创作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了解和运用“散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多样化的文学表达方式。
1.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
2.
【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语句;诗句。
【引证】
《诗·关雎》疏。按,取稽留可钩之意,曲画以识之者也。说文瞿下曰:读如章句之句,则后汉时已转其音如今言屦。-句者,局也。联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语绝为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驴上得句。 、 、 宋·王安石《伤仲永》-书诗四句。 、 宋·沈括《梦溪笔谈》-蒙蒙之句。
【组词】
句式、 句语、 句投、 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