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8:32
“活天冤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活着的时候遭受极大的冤屈。基本含义是指某人或某事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或误解,感觉非常冤枉和委屈。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常用来描述主人公遭受的不公和冤屈,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情感张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表达自己或他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冤案或社会不公问题。
同义词:冤枉、委屈、不公、冤屈 反义词:公正、公平、合理、正当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感的强弱,例如“冤枉”可能更侧重于被误解,而“活天冤枉”则强调了极大的冤屈和委屈。
“活天冤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冤屈问题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冤屈和不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这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也揭示了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不公现象。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无辜者遭受的不公和痛苦。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正义的思考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不公的世界里,我如一片落叶,被风吹得活天冤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无辜者被错误地指责的场景,画面中充满了冤屈和无奈。在音乐中,可以选择悲伤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rongly accused”或“unjustly treated”,但它们没有“活天冤枉”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成语的韵味。
“活天冤枉”这个词汇在表达不公和冤屈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情感,还反映了社会对正义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社会问题。
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枉。
我想从前那些有钱人家把阿炳叫做‘秃尾龙’、‘废料’、‘周游’,真是~!
1.
【活】
(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用本义时读(guō))。
生存。与“死”相对。
【引证】
《诗·邶风·击鼓》-不我活兮。 、 《书·太甲》-不可活。 、 《孟子》-民非水火不生活。 、 《楚辞·天问》-巫何活焉?
【组词】
鱼在水里才能活;这个孩子只活三个月;活到高龄而且精力充沛;活头儿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冤】
(会意。从兔,从冖(mì)。“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 、 《广雅》-冤,曲也。 、 《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冤颈折翼,庸得往兮!
【组词】
冤曲、 冤伏、 冤延
4.
【枉】
(形声。从木,王声。本义:弯曲;不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枉,邪曲也。 、 《荀子·王霸》-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枉道速祸。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枉用三尺。
【组词】
枉法营私、 枉矢、 枉径、 枉策、 枉路、 枉渚、 枉木、 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