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35
“倒赃”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将非法所得的财物返还给原主或上缴给官方的行为。它涉及到非法获取的财物,如盗窃、贪污等犯罪行为所得的财物。
在法律语境中,“倒赃”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犯罪分子在被捕后,将其非法所得的财物返还给受害者或上缴给国家。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被普通民众使用,但在新闻报道、法律文件或教育材料中可能会出现。
“倒赃”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倒”(意为反转、归还)和“赃”(意为非法所得的财物)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赃”一词就已经存在,而“倒”作为动词,表示方向或状态的改变,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倒赃”。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天道酬勤”和“因果报应”,因此“倒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社会的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意识的增强,倒赃行为被视为犯罪分子接受法律制裁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倒赃”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关联到犯罪和不法行为。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象征着正义的实现和法律的胜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正面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民众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倒赃”这个词汇,但在关注法律新闻或参与社区法律教育活动时,可能会接触到这个概念。
在创作中,可以将“倒赃”作为一个戏剧性元素,用来展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道德选择,例如在一个故事中,一个角色必须在倒赃和继续隐藏罪行之间做出选择。
视觉上,“倒赃”可能让人联想到警察局、法庭或监狱的场景,以及人们在那些地方进行财物交接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法庭上的宣判声或新闻报道中的相关叙述。
在不同语言中,与“倒赃”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返还非法所得的财物——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使用“restitution”或“surrender of stolen property”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倒赃”这个词汇在法律领域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它不仅是法律程序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正义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类专业术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1.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2.
【赃】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赃物) 同本义。
【引证】
《列子·天瑞》-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组词】
赃仗、 赃派、 栽赃、 窝赃;追赃;分赃;退赃;销赃;赃品、 赃银
贪污;行贿。
【引证】
《广韵》-纳贿曰赃。 、 《后汉书·质帝纪》-南阳太守韩昭坐赃,下狱死。 、 《魏书·世祖纪》-所在虏掠,赃各千万计,并斩之。
【组词】
赃秽、 赃罪、 赃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