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23
词汇“再润”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再润”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再次润湿或再次润色,通常用于描述对某物进行第二次润饰或改善。
在文学中,“再润”可能用于描述对文字的再次润色,以提高其表达效果。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编辑、写作等,可能会提及。
由于“再润”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再”和“润”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再次进行润饰的动作。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再润”可能与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相关联。在艺术和文学领域,这种追求细节和质量的精神尤为重要。
“再润”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致、耐心和专业性。它传达了一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可能激发人们对完美主义的认同或反思。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编辑论文时使用“再润”这个概念,通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最终使论文更加清晰和有说服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尖轻触,文字再润,诗行间,情感流淌。”
视觉上,“再润”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腻的笔触或柔和的光影。听觉上,它可能与轻柔的笔触声或细致的调整声相关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re-polish”或“refine”。
“再润”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细节和品质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注重细节,不断改进和提升。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对这个词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并意识到它在特定语境中的重要性。
1.
【再】
(会意。小篆:从一,冓(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再,一举而二也。 、 《周礼·司刺》-再刺再宥再赦。 、 《周礼·巾车》-樊缨十有再就。 、 《礼记·玉藻》-酒肉之赐弗再拜。 、 《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过言不再。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再战而烧夷陵。 、 《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枪再击。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再则曰老大帝国。
【组词】
再录一堂、 再速、 再二、 再之、 再眠
2.
【闰】
(会意。从“王在门中”。古代天子每年冬季以明年朔政分赐诸侯,诸侯于月初祭庙受朔政称为“告朔”。据《说文》段注,举行告朔之礼时,王通常居于明堂,但逢闰月,则居于路寝门,所以“从王在门中。”本义: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的叫“闰”。如“闰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闰,余分之月,五岁再闰。 、 《周礼·大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 、 《礼记·玉藻》-闰月则阖门左扉。 、 《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
【组词】
闰秋、 闰法、 闰余、 闰双、 闰分
副;偏;伪。对“正”而言。
【引证】
《宋史·宋庠传》-区别正闰。
【组词】
闰位、 闰统、 闰徵、 闰集、 闰朝、 闰升、 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