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8:42
张良借箸 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历史故事。字面意思是张良(汉初著名谋士)借用筷子来比喻策略或计谋。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巧妙地运用智慧或策略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
在文学作品中,张良借箸 常用来形容某人机智或策略高超。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策略或智慧的场合中,仍然可以听到。在专业领域,如商业策略、政治分析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策略巧妙或计划周详。
同义词:
反义词:
张良借箸 的词源来自《史记·留侯世家》中的故事,张良在宴会上借用筷子来比喻自己的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智慧和策略的巧妙运用。
在文化中,张良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历史人物,他的智慧和策略被广泛传颂。因此,张良借箸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常被用来赞扬某人的智慧和策略。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佩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复杂情况下能够巧妙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人。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项目难题,当时我借鉴了张良借箸的智慧,通过巧妙的策略解决了问题,得到了团队的认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张良借箸计无双,
智谋过人世所扬。
一箸之间天地转,
策略巧妙胜千方。
想象一幅画面:张良在宴会上,手持筷子,眼神锐利,仿佛在用筷子指点江山。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智慧和策略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outsmarting the opponent”或“using clever tactics”。
张良借箸 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智谋的推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智慧和策略的赞赏。
1.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2.
【良】
(形声。本义:善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良,善也。 、 《诗·邶风·日月》-德音无良。 、 《诗·鄘风·鹑之奔奔》-人之无良。 、 诸葛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
【组词】
天良、 驯良、 良正
3.
【借】
(形声。从人,昔声。本义:借,借进,借出)。
借进。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即藉字之转注。古只作藉。”-借,假也。 、 《广韵》-借,假借也。 、 《晋书·阮裕传》-借无不给。 、 宋·王安石《伤仲永》-借旁近与之。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允修借书。 、 、 、
【组词】
求借、 挪借、 借当、 借当头、 借典
4.
【箸】
(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羹之有菜者用梜。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纣为象箸,而箕子唏。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清·周容《芋老人传》-辍箸叹曰。
又。
【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