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2:47
“吾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我们”或“我”。它通常用于正式或文雅的语境中,表达一种谦逊或尊敬的态度。
“吾人”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吾人”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我们”或“我”。
在**传统文化中,“吾人”常用于表达一种谦逊和尊敬的态度。在古代文献和经典著作中,使用“吾人”可以体现作者的学识和修养。
“吾人”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风范和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吾人”,但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会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和表达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吾人”来营造一种古典的氛围:
吾人漫步于古道,
听风吟,观云舒。
心中自有千秋月,
笔下犹存万古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文人在书房中沉思,笔墨纸砚环绕,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日语的“我々”(われわれ)和韩语的“우리”(uri),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吾人”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学*和使用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1.
【吾】
(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吾,我自称也。 、 《尔雅·释诂》-吾,我也。 、 《仪礼·士冠礼》-愿吾子之教之也。 、 《老子》-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 《楚词·屈原·涉江》-莫吾知兮。 、 《论语·先进》-毋吾以也。 、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