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5:53
词汇“名章”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指的是“有名的印章”或“著名的章节”。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名章”可以理解为“有名的印章”或“著名的章节”。在第一种解释中,它指的是一个因其主人或用途而著名的印章;在第二种解释中,它指的是一本书或文章中特别著名或重要的章节。
“名章”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名”和“章”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印章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因此“名章”自然指的是有名的印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也可能被用来指代著名的章节。
在中国文化中,印章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尤其是名人的印章,往往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在文学作品中,著名的章节往往被读者津津乐道,成为作品的经典部分。
提到“名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涉及到印章收藏或文学研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流转间,名章留千古,墨香依旧在,字字皆风骨。”
提到“名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印章,上面刻有精美的文字和图案,或者是翻阅古籍时,那些引人入胜的著名章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文中的“famous seal”或“notable chapter”。
“名章”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