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5:33
内衣:指穿在身体最内层的衣物,通常包括文胸、内裤、背心、吊带等,主要用于保护身体、提供舒适感以及塑造身形。
内衣一词源自汉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内衣主要是简单的布料,用于保暖和保护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内衣的设计和功能不断发展,现代内衣更加注重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不同的文化中,内衣的含义和重要性各不相同。在一些文化中,内衣被视为私密物品,不宜公开讨论;而在其他文化中,内衣被看作是时尚和个人表达的一部分。
内衣常常与隐私、舒适和自我关怀联系在一起。它也可以唤起关于性别、身体形象和自我接受的复杂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内衣的选择可能受到季节、活动类型和个人喜好的影响。例如,时可能会选择具有支撑和吸汗功能的内衣。
在诗歌中,内衣可以被用来象征亲密和保护:
柔软的棉,紧贴肌肤, 如同夜的拥抱,无声无息。 每一针线,都是爱的缝纫, 在内衣的温暖中,我找到了自己。
内衣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柔软的材质、精致的蕾丝和各种颜色。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衣物在洗涤时的沙沙声或折叠时的轻微响声。
在不同文化中,内衣的名称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underwear”通常指内衣,而在法语中,“sous-vêtements”也有相似的含义。
内衣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涉及基本的衣物功能,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个人身份的多种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内衣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和丰富地使用这一词汇。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