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6:56
内视(Nèi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向内看或自我审视。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状态或思想过程的深入观察和反思。
内视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内”和“视”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内”指内部或内心,“视”指看或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对内心世界的深入观察和反思。
在**传统文化中,内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自我修养方式。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就包含了内视的成分。在现代社会,内视也被认为是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视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沉、内省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安静、沉思的场景,以及对自我深层次的理解和接纳。
在个人生活中,我常常通过内视来处理情绪和压力。例如,在面对工作压力时,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进行内视,帮助自己理清思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诗歌:
在寂静的夜里,我闭上双眼,
开始了深度的内视,
探索那隐藏在心底的秘密,
寻找那失落已久的自我。
在英语中,与“内视”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introspection”或“self-reflection”。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强调对内心世界的观察和反思,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心理学或哲学的语境。
内视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通过内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内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我们深入学和应用。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