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5:52
壮举:指宏伟、伟大、卓越的成就或行为,通常指那些在困难或挑战面前取得的非凡成就。
壮举一词源于汉语,由“壮”和“举”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壮”指强壮、宏大,“举”指举动、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宏伟、卓越的行为或成就。
在许多文化中,壮举被视为英雄主义和勇气的象征。它激励人们追求卓越,克服困难。在社会背景中,壮举常常被用来庆祝和纪念那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壮举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崇高和激励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英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情感反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鼓励他们面对挑战。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目睹过一个朋友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完成了一次马拉松比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壮举,它展示了人类的毅力和决心。
诗歌:
在风雪中,他迈出坚定的步伐,
每一步都是对自然的壮举。
心中的火焰,燃烧着不灭的希望,
在寒冷的世界里,绘出温暖的轨迹。
视觉:壮举可能让人联想到高山、广阔的天空和英雄的雕像。 听觉:壮举可能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如交响乐或史诗电影的配乐。
在英语中,壮举可以对应为“feat”或“feat of strength”,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exploit”。
壮举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描述了伟大的成就,还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情感和追求卓越的动力。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欣赏那些非凡的成就和行为。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