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7:38
词汇“壮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庄严”的误写。为了确保分析的准确性,我们将以“庄严”作为分析对象。
“庄严”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庄重而严肃,通常用来形容场合、仪式、建筑或人的态度和行为。它传达出一种正式、尊贵和不可侵犯的氛围。
“庄严”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庄”和“严”两个字。在古代,这两个字分别有庄重和严肃的含义,组合后强化了这种正式和尊贵的意味。
在文化中,“庄严”常与仪式、国家庆典和重要会议相关联,强调场合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庄严”一词给人以肃穆、尊敬的情感反应,联想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不可侵犯的尊严。
在参加国家级的庆典或**仪式时,我曾深刻感受到“庄严”的氛围,这种体验让我对这一词汇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中的庙宇,庄严而静谧,钟声悠扬,穿越千年。”
想象一座古老的教堂,钟声回荡,建筑宏伟,这种场景给人以庄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庄严”可以对应为“solemn”或“majestic”,虽然含义相近,但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
“庄严”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形式,更传达了内在的尊重和敬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庄严”可以增强语言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