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0:00
变奏曲(Variation)是一种音乐形式,其中一段主题旋律被多次重复,每次重复时都会有一些变化,如旋律、节奏、和声、速度或音色的改变。这种变化可以是细微的,也可以是显著的,目的是展示作曲家的技巧和对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
“变奏曲”一词源自拉丁语“variatio”,意为“变化”。在音乐史上,变奏曲作为一种形式可以追溯到巴洛克时期,但在古典和浪漫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在西方音乐传统中,变奏曲是一种重要的创作形式,许多著名作曲家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都创作过变奏曲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作曲家的技巧,也提供了对主题的深刻探索。
“变奏曲”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以及通过变化来探索和表达情感的深度。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艺术和创造过程的欣赏和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是音乐爱好者或从事音乐相关工作,可能会经常接触到变奏曲,并在创作或欣赏音乐时体验到其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生活如一首变奏曲,每个瞬间都是对前一刻的重新诠释。”
结合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迪亚贝利变奏曲》,可以感受到主题旋律在不同变奏中的变化,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虽然音乐形式和术语可能有所不同,但“变奏曲”作为一种通过变化来探索主题的音乐形式,其概念是普遍存在的。
“变奏曲”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也是一种比喻,可以用来描述任何重复但有所变化的情况。它展示了通过变化来探索和表达的艺术和创造性过程,对理解和欣赏多样性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1.
【变】
(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变,更也。 、 《小尔雅》-变,易也。 、 《白虎通》-变者,非常也。 、 《易·系辞》-一阖一辟谓之变。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国志·诸葛亮传》-无下有变…百姓熟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
【组词】
变文协韵、 天气突变;巨变、 变豹、 变宫
2.
【奏】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屮”(chè),初生的草,有上进义;中为双手形;下为“本”(tāo),行趋之义。本义:奉献,送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奏,进也。 、 《虞书》-敷奏以言。 、 《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 《诗·小雅·宾之初筵》-各奏尔能。 、 《书·益稷》-予乘四载,随水刊木,既益奏庶鲜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使奏其技。 、 《论衡·逢遇》-以夏进炉,以冬奏扇。 、 萧纪《同萧长史看妓》-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 方苞《狱中杂记》-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己。
【组词】
奏舞、 奏歌
3.
【曲】
乐曲,歌曲。
【引证】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 、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五更转曲。
【组词】
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引证】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不复能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