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24
“欢欣鼓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因为高兴和喜悦而兴奋、激动。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遇到好事或者好消息时的心情和表现,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欢欣鼓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其构成词汇“欢欣”和“鼓舞”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口语表达中,成为描述正面情绪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欢欣鼓舞”常常与节庆、胜利等正面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文化特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温暖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共享喜悦时刻的团结和和谐。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有好消息传来,比如朋友结婚或者家人升职,我都会感到欢欣鼓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万物复苏,心中欢欣鼓舞,如同花开满园。”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人们在庆祝时挥舞的彩旗和笑脸;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欢快的音乐和人们的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lated”或“overjoy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喜悦和兴奋的情感。
“欢欣鼓舞”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表达,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能够更准确地传达我的喜悦和兴奋,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他人的正面情绪。
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哟!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欣】
(形声。从欠,斤声。实与忻同字。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言部訢下曰:‘喜也。’义略同。”-欣,笑喜也。 、 《尔雅》-欣,乐也。 、 《诗·大雅·凫鷖》。传:“欣欣然乐也。”-旨酒欣欣。 、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注:“欣欣,喜貌。”-君欣欣兮乐康。 、 《史记·乐书》。注:“欣,喜也。”-天地欣合。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载欣载奔。
【组词】
欣惧、 欣赞、 欣欢、 欣赖
爱戴。
【引证】
《国语·晋语二》-百姓欣而奉之,国可以固。
【组词】
欣戴
3.
【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鼓,郭也。春分之音。 、 《释名·释乐器》-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 、 《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镗。 、 《汉书·律历志上》-皮曰鼓。 、 《楚辞·屈原·国殇》-抱玉枪兮击鸣鼓。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 、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阗王钟鼓之乐。
4.
【舞】
(形声。从舛(chuǎn),两足相背。古舞字象人执牛尾而舞之形。本义:舞蹈)。
同本义。
【引证】
《礼记·乐记》-舞,动其容也。 、 蔡邕《月令章句》-乐容曰舞
【组词】
舞旋、 舞判、 芭蕾舞;歌舞、 舞局、 舞咏、 舞头、 舞天、 舞妓、 集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