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2:54
平流层(Stratosphere)是地球大气层的一个层次,位于对流层之上,中间层之下。平流层的特征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升高,这与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情况相反。平流层的上界大约在50公里左右,其中包含了臭氧层,这一层对地球生物具有重要保护作用,因为它能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在专业领域,平流层主要用于气象学、航空学和环境科学中。例如,讨论飞机的飞行高度时,会提到平流层,因为这一层的大气相对稳定,适合长时间飞行。在文学中,平流层可能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高远、稳定或保护。在口语中,平流层可能不常直接提及,但与航空旅行相关的对话中可能会间接涉及。
同义词:同温层(较少使用,主要在气象学中) 反义词:对流层(平流层之下的大气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流层”一词源自希腊语“stratos”(层)和“sphaira”(球),合起来意为“分层球体”。这一概念在20世纪初随着对大气层结构的科学研究而逐渐被确立和普及。
在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讨论中,平流层及其中的臭氧层经常被提及,因为它们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影响。臭氧层的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国际协议如《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减少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排放。
提到平流层,可能会联想到高空的宁静、科技的进步(如飞机的发展)以及对地球的保护责任。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积极、希望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平流层可能不常直接涉及,但在关注环境新闻或乘坐飞机时,可能会间接接触到这一概念。例如,了解臭氧层的重要性可能会增强个人的环保意识。
在诗歌中,可以将平流层比喻为心灵的宁静之地:
在生活的喧嚣中,我寻找一片平流层, 那里,思绪如高空的云朵,缓缓漂流, 不受尘世的纷扰,只与星辰对话。
视觉上,平流层可能让人联想到飞机窗外看到的广阔蓝天和云海。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飞机引擎的低沉轰鸣,或是宁静高空中的无线电通讯。
在不同语言中,平流层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科学定义和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例如,在德语中称为“Stratosphäre”,在法语中称为“Stratosphère”。
平流层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有其重要性,也在文化和环境意识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解平流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大气结构,以及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位置和责任。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库,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准确使用。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3.
【层】
(形声。从尸,尸者象屋形,从屋省。本义:楼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层,重屋也。 、 刘孝绰《栖隐寺碑》-珠殿连云,金层辉景。
【组词】
层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