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4:25
词汇“平津”的深入学*和分析:
“平津”字面意思是指平坦的津渡,即平坦的渡口。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较少单独使用,更多是作为地名出现,如“平津战役”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天津附近。
“平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地理特征,后来在历史**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在**文化中,“平津”与历史上的重大战役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以及民族的团结和胜利。
“平津”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可能激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敬仰。
在讨论近代史时,我曾使用“平津战役”这一词汇来解释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策和战斗精神。
在诗歌中,“平津”可以用来营造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平津渡口,岁月静好,
历史的波涛在此悄然停歇。
英雄的足迹,铭刻在每一块石头上,
诉说着过往的荣耀与悲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平津渡口的宁静画面,水波不兴,船只缓缓行驶。听觉上,可能是渡口边渔民的歌声或是船桨划水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平津”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平坦的渡口来传达相似的意境。
“平津”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描述,也是历史的象征,对于理解的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