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50
危崖:字面意思是指陡峭的、危险的悬崖。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地势险峻、容易发生危险的高崖。
危崖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危”和“崖”两个字组成。其中,“危”字古汉语中已有危险、高耸之意,“崖”字则指山崖、崖壁。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在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危崖常被用来象征人生的艰难和挑战。在许多古代诗词中,危崖被用来形容人生的险阻,也常用来比喻人的心境或处境。
危崖一词给人以紧张、危险的感觉,联想到的是高耸、陡峭的地形,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这种词汇常常激发人们的警觉性和谨慎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描述某个地方地势险峻的情况,或者需要比喻某种极端危险的情况,危崖这个词就会派上用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危崖之上,风声鹤唳, 心随云卷,意逐风飞。
危崖一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耸的崖壁,风声呼啸,以及可能的坠落声。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词汇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recipice”或“cliff”,它们也有类似的含义和用法,但在文化联想和情感反应上可能有所不同。
危崖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象征意义,不仅能够描述地理特征,还能够比喻人生的艰难和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崖】
(形声。从山,厓(yá)声。本义:岸;水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崖,高边也。 、 《说文句读》-崖,岸。高边也。…此云高边,崖则水之边而峭高者也。 、 《荀子·劝学》-渊生珠而崖不枯。 、 《尔雅·释丘》。按:“厓之峻而高者,岸也,即岸也。”-望厓洒而高岸。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伯有廷劳于黄崖。 、 《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 《庄子·山水》-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 宋·沈括《梦溪笔谈》-穹崖巨谷。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蹑履登崖。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崖侧削。 、 《徐霞客游记》-四眺重崖,皆悬绝无径,而西崖尤为峻峭。
【组词】
崖谷、 崖口、 崖垠、 崖畔、 崖岭、 崖穴